2017成都中考语文复习:《窃读记》阅读题答案
《窃读记》阅读答案:
1.概括全文内容,并说说对标题中“窃读”的理解。(3分) 答案:本文写了“我”两次窃读的经历。“窃读”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想读书却没钱买书只能去书店偷偷看书的痛苦和无奈。 2.请赏析第13段画线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2分) 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色多皱的布裙”比作“支不开的破伞”,形象地表现了“我”无钱买书的窘迫处境,衬托了“我”受到店员“礼遇”后愉悦松快的心情。
3.填写下表,体会店老板、店员对“我”窃读的态度。(4分) 人物 动作 神态 语言 态度 店老板 十指分开,压住整本书 威风凛凛 冷笑 “你到底买不买?” “不是一回了!” 势利或冷酷 店员 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向我,轻轻地点点头 “若无其事” “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友善或有爱心 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答案:第⑤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用“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总结前次窃读被“抓”的惨痛心理;用“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一句引出“我”新的窃读经历。
5.本文多处写了“我”对读书的痴狂,试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3分) 答案:示例:第⑥段“啊!终于和你相见!”一句,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传神地表达出再次成功窃读的欣喜以及对书的钟爱。 "
《窃读记》阅读答案:
1.概括全文内容,并说说对标题中“窃读”的理解。(3分) 答案:本文写了“我”两次窃读的经历。“窃读”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想读书却没钱买书只能去书店偷偷看书的痛苦和无奈。 2.请赏析第13段画线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2分) 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色多皱的布裙”比作“支不开的破伞”,形象地表现了“我”无钱买书的窘迫处境,衬托了“我”受到店员“礼遇”后愉悦松快的心情。
3.填写下表,体会店老板、店员对“我”窃读的态度。(4分) 人物 动作 神态 语言 态度 店老板 十指分开,压住整本书 威风凛凛 冷笑 “你到底买不买?” “不是一回了!” 势利或冷酷 店员 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向我,轻轻地点点头 “若无其事” “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友善或有爱心 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答案:第⑤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用“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总结前次窃读被“抓”的惨痛心理;用“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一句引出“我”新的窃读经历。
5.本文多处写了“我”对读书的痴狂,试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3分) 答案:示例:第⑥段“啊!终于和你相见!”一句,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传神地表达出再次成功窃读的欣喜以及对书的钟爱。 "
相关新闻推荐: